明中期 “大明宣德年制”蚰耳炉 2015 成交价:RMB 4,600,000
文-孺子牛老师
【1348896849 8】
宣德炉最早叫做宣德鼎彝器。介绍宣德炉最主要的有三本图谱,分别是明代吕震撰《宣德鼎彝谱》《宣德彝器图谱》和明代吕棠撰《宣德彝器谱》。
宣德炉是明宣宗年间的产物,宣宗在位只有十年(1426-1435)号“宣德”。宣德三年(1428年)初,暹罗(今泰国)向明朝廷进贡了数万斤灿若黄金的“风磨铜”。宣宗敕令工部及礼部等官员,利用贡铜铸造制成鼎彝之事。礼部尚书吕震会同各臣遵旨从《宣和博古图录》、《考古图》诸书中所绘的铜器中选出88种,又在宫内所藏宋代柴、汝、官、哥、钧、定等瓷器中,选出了样式典雅者29种,共计117种。
这其中有鼎、炉、鬲、簋等器,彝是泛指祭祀的用器,并非都是炉。当时铸制宣炉,有用来祭祀祖宗神明,及内府自用、赏赐臣下两种用途。真正为人称道的是后一种用途的二三十种。
按图谱记载,宣德三年六月由工部侍郎吴邦佐带领100多名铸工,开始铸造。十月、十二月宣宗又两次下令补铸,到宣德四年才完成,宣炉的数量应在1.8万件。在几百年的时间中这些宣炉逐渐散佚流失了,目前我们看到的大都是明清时期的仿品,清中期以前的是比较好的。
一、宣德炉的收藏现状
明代文震亨以宣德炉为文房首器,它的未来我很看好。买古董买的是未来,但是前提是你对它的肯定和认知。我认为宣德炉的收藏现在刚刚起步,未来前途无量。它的文化价值、艺术价值、经济价值一定能够赶上和它同时期的器物。
从参与人群看,目前宣德炉收藏的参与者越来越多,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:藏家的队伍不断扩大,存量宣德炉大量换手,许多精品正在由商家、老一辈藏家的手中,交流到新一代藏家手中;爱好者的队伍不断在扩大,呈阶梯式上升,低端的走向中端,中端的走向高端,高端的在寻找极品;玩宣德炉的人越来越多,商家买卖的热情自然越来越高,几乎所有的古玩店都有宣德炉;宣德炉的研究者也多了起来,媒体关注度越来越高。
从拍卖成交状况看,近三年来,中国嘉德、北京翰海、北京保利等拍卖公司成交的二三十万元的宣炉较多,且逐年上涨。2003年中国嘉德拍卖著名收藏家王世襄先生所藏31件宣德炉,共拍出1179.2万元,平均每件38万元,其中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、清顺治冲天耳三足炉分别拍出166.1万元,创下了宣德炉专场最高纪录。2007年,北京保利拍卖了1930年代沪上藏家姜子祥先生的35座宣德炉,成交价近500万元,最贵的一个是75万。2007年宣德炉全国成交额逾2600万元,2008年逾4000万元,2009年逾2亿元。
大明宣德年制 双兽耳宣德炉 2015年香港 成交价:RMB 2,603,250
仿制宣德炉越来越多,且精品常现于古玩市场和拍卖场中。分为老仿和新仿,新仿不建议介入。老仿以晚清和民国比较多,铜质、型制、款式、皮色都比较差。买仿制宣德炉还是清中以前的比较好。实际上大家现在看到的宣德炉大部分都是仿的。2009年,我的《钟鼎茗香》一书问世。我书中的108件器物,有很多人问我,里面有没有真宣?我不敢说。我不能肯定的原因,是没有标形器。
明正德 宫廷阿拉伯文炉具 (两件)“长物江南”2011秋成交价:RMB 14,
有关铜炉的相关书籍卖得火了。1996年,台湾收藏家陈庆鸿和杨炳祯分别出版了《大明宣德炉总论》和《金玉青烟——杨炳祯藏明清铜炉》两本书。这是我最早开始学习宣德炉时看的两本书,为我打开了一扇门。台湾收藏家洪三雄的《双清藏炉》也可以参考。
《钟鼎茗香》是大陆第一本宣德炉专著,除填补空白外,主要是一本宣德炉工具书,并且有两个创新:一是提出了“铜质沿革表”;二是开创了现代文人用古典诗词文章来鉴赏古代文物的新模式。宣德炉的文化之所以没有被挖掘,是因为大家研究太少,只是把它当做一种实用器和赏器。实际上古人对古代艺术品的鉴赏是一种修养和学识,是文人的事。书画之所以卖的那么好,是因为它的文化价值获得了充分的挖掘,同样,宣德炉的研究空间也很大。
二、宣德炉的分类
我分析了专家的言论、历代的专著和市场约定俗成的状态,以耳为型,将宣德炉归纳为20种。
序号 |
名 称 |
特 点 |
寓 意 |
1 |
蚰龙耳炉 |
以素净大气弧线优美取胜 |
象征龙形 |
2 |
朝天耳炉 |
同上 |
崇敬上天 |
3 |
双鱼耳炉 |
同上 |
鱼水之欢 |
4 |
桥耳炉 |
同上 |
授业解惑,通达如桥 |
5 |
狮头耳炉 |
同上 |
军仪威猛 |
6 |
鬲式炉 |
同上 |
静雅庄严 |
7 |
戟耳炉 |
同上(其耳有方、圆各形) |
执戟护法 |
8 |
钵盂炉 |
同上 |
佛门用具 |
9 |
四方炉 |
素净大气、方正沉稳 |
“天圆地方”之坤义 |
10 |
压经炉 |
素净浑圆、沉稳大器 |
颂经礼佛,焚香悟净 |
11 |
朝冠耳炉 |
素净端庄 |
有加升之义 |
12 |
鼓墩炉 |
雅致古韵 |
复古思贤 |
13 |
桶式炉 |
有“三元”“九思”辅首等 |
凡事多思慎行 |
14 |
法盏炉 |
敞口圆身,有“雁翎”连珠等 |
宏扬传播 |
15 |
象首炉 |
一般均素圆润身 |
太平有象义 |
16 |
竹节炉 |
清雅高洁 |
节节高升,节气高尚 |
17 |
夔龙耳炉 |
稳重端庄 |
高贵崇古 |
18 |
菊囊炉 |
形特圆润,传世少 |
吉祥如意 |
19 |
仿古彝鼎炉 |
方圆均有刻纹饰 |
庄严高尚 |
20 |
花式炉 |
形特样多 |
赏心悦目 |
三、宣德炉的铜质
一个好的宣德炉,首先铜质要好,其次型制要入谱,皮色要漂亮,款识要精细。
我看宣德炉从铜质入手。材质最能说明新老。明代的炉子口薄、底薄,无须加重,但是压手,就是因为铜质好,铜的精炼程度很高。普通的铜经过四炼即可呈现出珠光宝色,而宣炉所用的铜,最精者十二炼,最劣者也有六炼。炼的次数越多,杂质去得越多。
针对断代的问题,我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铜质沿革表。皮壳包浆都可以作伪,但是铜胎换不了。所以看炉子先看足底的铜质。
明代(1368-1644) 「介山清玩」戟耳炉 成交价:RMB 4,600
四、宣德炉的皮色
古人讲宣德炉最妙妙在皮色也:“宣炉最妙在色,其色内融,从黯淡中发奇光,正如好女子,肌肤柔腻可掐”;“宣炉之妙,在宝色内涵,珠光外现,澹澹穆穆,而玉毫金粟隐跃于肤里之间,若以冰消之晨,夜光晶莹映彻,迥非他物可以比方也”。由于用料和制作工艺等多方面的因素,宣炉的颜色具有极为特殊的古朴大雅的韵味,这也是其能成为炉中极品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宣德炉不仅色质典雅,皮色的种类也十分丰富,有水白色、藏经纸色、蜡茶色、朱砂斑、栗壳色、琥珀色、甘蔗红色、桑椹红色、猪肝色、石榴皮色等等。
五、宣德炉的款识
宣德炉款识字体包括楷书、篆书、仿宋、隶书、上古书体,工艺分为铸、铸后修磨、刻等。款识分类如下:
序号 |
名 称 |
凡 例 |
1 |
宣炉款 |
宣德年制、大明宣德年制 |
2 |
纪年款 |
宣德年制、崇祯年制、正德年制、乾隆年制 |
3 |
名称、姓氏款 |
胡文明制、石叟、壬午年子俊制、朱三立印、许氏家藏 |
4 |
斋堂款 |
一善堂制、深柳书堂、月友琴居、袖云居、玩竹斋、乾清宫 |
5 |
文、词款 |
山高水长、晨兴半柱茗香、风光霁月并置 |
6 |
其他款 |
宣、宝、仁等单字款;双龙、太极、花等图形款 |
六、明清宣炉对照
明代:扁宽、壁薄、压手、铜质精良,耳孔多扁圆如豆,多楷书和篆书款,无仿宋体款。
清代:丰满偏高,口厚腹壁薄,铜质不如明代精,耳孔多半圆如洞,款识仿宋体渐多,楷篆书并存。
明宣德 御制铜云龙纹簋式炉 2016年成交价:RMB 3,553,120
七、怎么鉴定宣德炉?
首先看铜质,然后看内外的膛,用过的是烧结膛,没有用过的是原膛。膛的假是做不了的,拿着炉子在开水里一煮,上面作的伪就掉了。皮壳也是如此。一类是着色皮,炉子制造出来以后,表面辅以其他的带颜色的矿物材料。另一类是原皮,通过长久的使用、氧化作用等影响,导致皮壳的颜色发生变化。
此外还要看重量。口径约十厘米的炉重量应该在750克左右,壁厚的在1000克左右,再重的就值得考虑了。现在用的都是电解铜,它的分子结构紧密,比重略微大一些。如果兑了铅,炉子的铜色必然灰暗,并超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