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今古阁收藏网

地址:海口市华发大厦4楼412
电话:18907568193 13976000112
客户服务热线:0898-68589253
传真:0898-68589253
邮箱:fansen@126.com
您的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>>艺术品市场动态

艺术品市场动态

湖广、安徽会馆:建立“展演一体会馆文化中心”

发布日期:2023-03-30阅读次数:( 22 )次字号:

湖广、安徽会馆:建立“展演一体会馆文化中心” 

2023-03-29 21:57


在“北京四大会馆戏楼”中,湖广会馆和安徽会馆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由天桥盛世集团负责管理和运营。据会馆研究专家白继增、白杰所著的《北京会馆基础信息研究》统计,西城区在历史上曾有672座会馆,现存会馆建筑达189座,为北京市现存会馆最多的城区,其中湖广会馆作为北京乃至全国会馆的代表,依托自身优势条件,逐步塑造为全国会馆文化运营的品牌。

湖广会馆外景。 图/视觉中国

新京报:近年来北京聚焦会馆演艺新空间,整合优质演艺资源,助力打造“会馆有戏”文化品牌。从文物活化利用的角度,这些政策对于像安徽、湖广会馆这样古建筑的发展定位,产生了哪些直接的影响?

徐晓辉:“会馆有戏”文化惠民品牌的打造,为文物空间的使用开创了新路径。会馆的主要资源为传统建筑环境与其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内涵。安徽会馆、湖广会馆分布在中心城区,拥有优质的文化、人物、行业IP的塑造价值,拥有相应的人群基础,便于形成品牌形象。“会馆有戏”文化品牌有助于安徽会馆、湖广会馆挖掘会馆区域文化,突出各自特色内容,打造区域不同会馆载体功能的联动。结合区域其他空间,打造会馆文化及旅游线,未来安徽会馆、湖广会馆等会馆一定会成为文旅项目的重要载体。

新京报:在全力推动“会馆有戏”的文化品牌建设中,天桥盛世集团有哪些计划与战略构想?

徐晓辉:随着湖广会馆完成全部修缮工作,中山会馆明年收回自主运营、安徽会馆清退完成后,集团将明确各处会馆的运行需求、定位,统筹规划资源与内容,研究如何形成北京古都文化中一段富有特色的会馆文化线路,让研究成果为企业宣传、社会责任、会馆运营工作服务。

北京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遗产集中,特别是会馆数量众多,目前保护思想达成共识,但具体活化利用策略措施缺乏可操作性,尚未开展针对文物建筑、会馆建筑的活化利用专项研究。针对代表性和关注度高的会馆建筑群开展具体评估、研究和实践,可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示范项目,切实为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干实事。

新京报:在保护会馆遗存建筑等方面,目前存在哪些实际困难?

徐晓辉:首先文物的维护、科研、开发保护等运营成本高,文化项目收益较其他行业低。作为文物,运营的项目内容和空间利用上会受局限。会馆建筑大部分分布在街区胡同内,周边环境和交通配套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。另外,使用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不高,在进行文物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,容易造成文物资源破坏,只有保护其完整性,才能保持其经济和社会价值,只有具有特色的文物才能吸引游客,带动文化产业发展。

2020年10月28日,北京安徽会馆重新启用。 图/视觉中国

新京报:在政府政策机制的推动与引领下,你觉得真正达成“会馆有戏”这个标准,还需从哪些方面进行完善与拓展?

徐晓辉:我认为首先要提高社会各界的会馆保护意识,加强对会馆研究、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工作,让更多的人认识会馆、了解会馆,促进大家共同把会馆研究好、保护好、利用好、传承好。在打造文化精品内容的同时,还要加大“会馆有戏”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渗透力,让“会馆有戏”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,让更多的人喜爱会馆,让“会馆”更“有戏”。

新京报:未来天桥盛世集团对于两座会馆的运营方面有哪些规划?会推出怎样的会馆演出?

徐晓辉:湖广会馆未来定位为“中国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典范”,将打造成为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”的金名片。以充分保护、合理利用、文化典范为原则,树立文物活化利用和院团合一的新样板,建立传统文化传承基地、复兴文化展示基地、文化艺术交流基地。打造北京“展演一体会馆文化中心”,形成北京文旅产业地标项目。湖广会馆未来演出以弘扬国粹京剧为主要内容,结合沉浸式演出形式,打造戏楼版经典剧目,成为世界各地观众来到北京后体验戏楼版京剧的最佳选择。

安徽会馆定位则是“文化运营重要的延展空间”。在未来运营中,合理利用安徽会馆自身条件优势的同时弥补不足,将安徽会馆与湖广会馆形成功能和业务上互补与整合。集文化体验、教学培训、文化交流三个板块于一体,并联合湖广会馆形成文化产业运营中展、演、体验、教学、研究交流五个重要功能的实现,从而实现运营体系的建立。未来要把安徽会馆打造成为西城区、北京市、最终成为国家级的戏曲文化艺术展示、教育、体验中心,成为戏曲文化城市名片,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。但安徽会馆目前没有演出资质,暂时无法进行商业性售票演出。

新京报:在会馆的活化利用方面,目前需要解决哪些问题?

徐晓辉:为了项目内容能够落地实施,还需要政府协调相关部门,完善大部分会馆的演出、培训等相关运营资质。同时,需要加强对会馆硬件设施建设和完善周边环境规划设计。目前在文物空间运营等方面尚缺乏专业人才,在使用过程中,不能开展专业化的文物保护和利用,会严重影响文物的使用价值,需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。从目前来看,文物保护与利用发展不协调,需要找到保护与利用二者的平衡点,关键把握好“度”,既不能过度开发使文物难以存续,也不能过度保护使其丧失活力。保护与利用并举,才能实现文物可持续传承。

新京报记者 刘臻

编辑 田偲妮